《财政研究》论文精粹 || 欧阳铭珂等:财政补贴、扭曲竞争与汽车产业产能过剩
财政补贴、扭曲竞争与汽车产业产能过剩
欧阳铭珂 张亚斌
2018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起草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中提出“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督,有效应对和及时化解产能过剩风险,不断提高产能利用水平”。如何化解汽车产业潜在的产能过剩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理清汽车产业产能过剩形成的逻辑诱因。本文基于宏微观机制联动作用的逻辑思路,从财政补贴视角对我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诱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基于寡头垄断竞争模式构建政府——企业两部门的古诺博弈模型对宏微观机制联动作用的逻辑思路进行演绎。研究表明,较高的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是我国汽车产业的显著特征,也是汽车产业寡头垄断竞争模式的成因。“财政补贴——扭曲竞争”宏观机制与“扭曲竞争——产能过剩”微观机制的联动作用是财政补贴引致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逻辑链条。
(1)“财政补贴——扭曲竞争”宏观机制。基于晋升激励和行政分权的绩效考核激励,为追求规模经济及产业高集中度带来的经济效益,亦或是为保护本地区落后产能车企,地方政府热衷于对汽车企业提供直接性或间接性的财政补贴。然而,地方政府对汽车企业财政补贴的直接效应是成本—收益扭曲和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进而导致汽车产业过度的资源配置,从而引致了汽车企业的过度产能投资。当某一“在位者”企业扩大产能投资时,其它“在位者”企业会基于利润最大化目的选择保持产能投资跟进的相对“保险”策略,由此引发了汽车产业内企业间的扭曲竞争。
(2)“扭曲竞争——产能过剩”微观机制。在财政补贴的作用下,汽车企业的成本函数和收益函数发生变化,使得汽车企业无法对其它汽车企业的决策做出合理的判断,进而只能选择最“保险”的策略,即保持较高的生产能力,随时应对其它汽车企业的产量决策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而形成偏离均衡状态的产能过剩。
本文的政策落脚点在于:其一,实施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的联动机制规范财政补贴形式,建立目标导向型的财政补贴制度。其关键在于,监督和管理车企财政补贴的投向,应当鼓励车企合理利用财政补贴进行核心技术和创新技术的开发,而避免车企利用财政补贴进行盲目的产能扩张。其二,政府部门应当重点关注如何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实现汽车产业的竞争性“淘汰”,进而规范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同时,政府部门的监管依然重要,但监管方向应重点放在环保、质量、技术提升、消费者权益等方面。
作者简介:
欧阳铭珂,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亚斌,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与韩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11YBB222)。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文责自负)
全文刊发《财政研究》2018年第12期
策 划:邢 丽
采 编:何利辉 于婧华 王鑫胜(实习)